3年多節約物流成本近7億元
港務集團“快裝快卸”打造“綠色大船時代”
2019年12月18日上午11時,載重噸181265噸的超大型船舶“新達?!碧枺从媱澋竭_鎮江港大港港區12號泊位,船舶抵港吃水11.36米,卸載鐵礦84977噸。按照前一天下午針對“新達?!碧栒匍_的船前會預案,靠離泊、系纜繩纜樁、過程巡視、作業安全等全過程落實到位,“新達海”號3天后安全順利卸完離港。
隨著世界航運市場的變化,船舶大型化已成為航運界的發展趨勢,遠洋國際干散貨船隊新增運力也以較大型船舶為主。2016年7月5日,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開通,打開了我市的 “江海之門”。
2016年8月,第一條開普船“阿奎財富”順利接卸,開啟了鎮江港務集團的“大船戰略”。截至目前,港務集團金港分公司共作業開普船217艘次,載貨量累計1758萬噸,累計節省物流成本近7億元。
“公司實施大船戰略后,產量增幅47%,主營收入增幅62%,總收入增幅50.5%。”在港務集團金港分公司生產副總仲國榮看來,“大船戰略”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共同作用。大港三期12號泊位是專業化散貨泊位,具有“快裝快卸”優勢,適合開普船常態化作業要求,是鎮江港實施大船戰略的支撐點和落腳點。
按照水運規律,同等貨載量下,溯江上行越遠,越能節約物流成本。受限于長江尹公洲航段瓶頸,鎮江港大港港區是開普船溯江上行的終點港。“一艘20萬噸級的開普船在沿海港口減載后,可以直達12號泊位?!敝賴鴺s表示,相較于以往減載后再換成5萬噸級船舶進港,每噸貨物可減少物流成本40—60元。越來越多的貨主選擇在鎮江港分流接卸其從巴西、澳大利亞等國通過大型船舶運輸減載進江的礦石,以降低運輸成本。
如果說,“天時”和“地利”是外因,那“人和”則是最重要的內因。大型海輪靠離泊安全是碼頭作業能力的基本要求,12號泊位先后經過纜樁改造,碼頭泊位升等改造,激光紅外輔助靠泊系統安裝等,由原先的7萬噸級散貨專用碼頭改造成15萬噸級(減載)散貨卸船專用泊位,“大大提升了開普船靠泊作業的可靠性?!备蹌占瘓F金港分公司設備運維部經理吳興超介紹,每條大型海輪靠港前,都會針對該艘海輪召開專門的船前會,根據每條海輪的具體情況布置詳細的安全要求和卸船要求,同時制定海輪到港后的卸船作業方案。按照精準的作業方案,開普船作業平均臺時效率由2017年1581.69噸/小時上升至1690.5噸/小時,增幅6.9%。
大型海輪卸貨量大,場存壓力始終有增無減。為此,港務集團優化堆存方式,將場地整合利用,實行大堆樁堆存模式,使用挖機進行二次加高,減少場道及斗輪機大臂高度不足導致的空間浪費,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將堆樁“做大做高”。據測算,新的堆存方式實現了堆存量從120萬噸到150萬噸的跨越,堆存能力比以往提升了1/4。
用活績效考核“指揮棒”,更大程度地激發了員工新作為。港務集團打破以往“大鍋飯”考核模式,推進“345”工作法則,突出“人人肩上有財務指標”“不考核不發放”等理念?!盎鶎邮聵I部還自發成立‘卸船突擊隊’和‘設備搶修’突擊隊,保障開普船作業計劃兌現率。”港務集團工會生產部長蘇雪強介紹,目前,最高船時效率“索爾”輪作業巴西精粉達2424噸/小時,最快作業開普船“韋立恒久”輪26小時作業完成,實現了開普船一晝夜靠離。
“今年3月,我們將添置一臺2500噸/小時的卸船機,提高作業效率并完善后方陸域流程化建設,真正實現所有海輪‘今天靠,明天開’?!敝賴鴺s表示,12號泊位東側還將新建20萬噸級自動化散貨泊位,提高靠泊能力,配套建設鐵路專用線,完善集疏運功能,“力爭依托寧鎮揚、江海河、鐵公水綠色聯運樞紐集聚作用,拓展市場交易、現代物流、貿易交割等服務功能,打造鎮江港的‘綠色大船時代’”。
本報記者 曾海蓉
《鎮江日報》2020年1月8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