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鎮江港務集團碼頭上,“新宜816”號裝載著14000噸的鐵礦石駛離了鎮江港,這些物資將逆江而上直抵湖北武鋼。
鎮江港是長三角重要的江海河、鐵公水聯運綜合性對外開放港口,新冠肺炎疫情來襲,鎮江港務集團迅速行動,一方面建立防控體系,保證員工安全健康,另一方面,開辟綠色通道,確保特殊時期貨物運轉通暢,保證了湖北疫區生產物資運輸的不間斷,為眾多企業復工保障了原材料供應。
抗擊疫情 全力保供
湖北省是鎮江港為長江經濟帶服務的重要腹地,港務集團有大量客戶集中于此。疫情發生后,武鋼第一時間向鎮江港發來緊急求助函,希望鎮江港協助其大宗生產物資——礦石和煤炭的運輸,以保證其正常生產,保障武漢居民燃氣供應。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從大年初二開始,鎮江港務集團各分、子公司負責人、各作業隊、各公司安監部長全部上崗,集中力量防控,謀劃保產保供。集團啟動應急方案,召集在鎮員工提前返崗,要求離鎮人員“早返崗、早隔離、早上崗”,盡快恢復生產能力。同時對客戶進行篩選,對涉及湖北地區民生保障的企業開展重點保障,建立“綠色通道”,全力保障疫區各類應急物資和必要的群眾生產生活物資運輸的安全暢通。
據統計,1月24日至2月17日,鎮江港務集團對湖北方向累計完成裝船物資117艘次、91.64萬噸。
鎮江港務集團主營業務是大宗生產資料,不僅為長江流域多家電廠提供煤炭,還為國家多個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提供原材料。集團積極貫徹落實國家“一斷三不斷”要求,在員工不能全員復崗的情況下,挖掘管理潛能,加強區域統籌協調力度,(下轉3版)
(上接1版)合理安排泊位,科學配置生產要素,全力保證了特殊時期區域物流運輸通道的穩定。
據統計,1月24日至2月17日,港務集團共完成作業海輪77艘次,其中進口61艘次、出口16艘次,共完成貨物吞吐量644.4萬噸、自然噸287.7萬噸。
抓早抓緊 科學防控
疫情當前,鎮江港務集團一方面要保障湖北乃至全國多地的物資運輸中轉的通暢,另一方面大量外地船只,包括來自湖北疫區的船要靠港并駁運,如何科學防疫、精準防控,成為集團的頭等大事。
港務集團對此提出了體系防疫的工作思路,在不折不扣執行政府指令、保持密切溝通的同時,采取“兩手抓”的工作方式 ,即一手抓“管住人”;一手抓“個人防護”。
“管住人”,就是關口前移,筑牢江、陸兩側卡口防線,切斷疫病輸入來源。港務集團在陸側卡口設置二級安保,進口登記量體溫,員工進門憑工號牌,沒有通行證的一律不得進港。而江側卡口則分區域24小時值守,要求所有大小船上人員一律不得上岸,各類業務單證均實行“船岸遠距離交接”。
在管住外來流動人員同時,港務集團也對內部員工進行嚴格管控,所有探親返鎮、確診病例的接觸者、有感冒發燒咳嗽、體溫不正常者全部實行居家隔離制度,要求員工8小時之外不串門、不聚集、不走親訪友,實行工余動態全覆蓋管理。同時啟動公司動態精準管理模式,聚焦政府疫情通報,聚焦具體的人,以動制動,迅速反應,實現精準隔離和科學隔離。
有一組數字從側面可以顯示港務集團管理之精準。春節期間至今,全集團離鎮人員411人,返鎮260人,未歸151人,未解除居家隔離26人,集團還對確診病例活動區域進行了重點關注,與鎮江市確診病例同居一個小區或與密切接觸者同居一個小區的人員共228人。
為了實現聯防聯控,集團制定防控責任清單,細化各類工作規程,強化防控工作紀律。目前已出臺相應制度14項,每天召開聯防聯控例會,1月26日至2月17日,共召開例會23次,印發會議紀要23期,印發督查通報16期,從而真正做到了指令明確、有章可循,實現了精準管控的目標。
在個人防護方面,鎮江港務集團在正月初二就已印發《員工防疫知識普及讀本》下發到班組,并為員工采購了醫用一次性口罩、醫用手套、防護鏡、防護服和測溫儀等,重點抓好隊級、班組、承包商的防疫管控執行,保障員工安全。
據了解,截至目前,港口產能已恢復九成以上。
司馬珂 王超軍
《鎮江日報》2020年2月18日第1版、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