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6年8月23日第一艘開普“阿奎財富”輪停靠后,2025年2月28日,鎮江港迎來第940艘開普型船。
“在第一艘開普型輪‘阿奎財富’輪停靠之前,鎮江沒有停靠過開普型船。”鎮江港副總經理陸衛兵介紹,開普型船是一種大型散貨船,通常長度在285—300米之間,載重噸在17—21萬噸,“這種船舶因尺度較大,無法通過蘇伊士運河,需繞道好望角,所以又稱好望角型船舶。”
鎮江港停泊開普型船最大吃水經歷了三個階段:2016年8月23日鎮江港最大吃水11.36 米,2022年4月29日最大吃水提升至11.8米,2024年10月25日最大吃水提升至12米。陸衛兵說,鎮江港船舶吃水提升的背后,是多方協作、共同努力的結果,交通、海事、引航、航道、科研機構、港口企業等單位通力合作,結合氣象水文和航道條件,充分論證分析通航案例風險,科學制定航行計劃與通航安全保障措施,克服了航道疏浚、橋梁凈空、通航安全等一系列技術難題,最終實現了這一突破。
“小”提升帶來“大效益”。陸衛兵介紹,0.2米的吃水提升看似微小,卻能為港口和企業帶來顯著效益。以一艘開普型散貨船為例,吃水增加0.2米,可多裝載約2500噸貨物,每年為企業節約物流成本超4000萬元成本。特別是,這一提升將有效提高港口通航效率和貨物吞吐能力,進一步鞏固鎮江港在長江下游重要物流樞紐的地位。
一寸水深一寸金。鎮江港是長江中下游礦石、煤炭等大宗物資進出口、水運中轉、倉儲服務、礦石加工的重要物流基地。第一艘開普型船“阿奎財富”輪的靠泊,開啟了鎮江港超大船舶的歷史篇章。從此,開普型船成為鎮江港的常駐“嘉賓”,從 2016 年的 15 艘逐年增至到每年的160艘左右。
下一步,鎮江港將以江蘇省港口集團“158”戰略為指導,依托開普型船終點港優勢,圍繞“大型化、專業化、深水化”,著力提升產能建設,強化礦石加工能力,全力打造集港工貿一體的鐵礦石樞紐,籌建長江鐵礦石交易市場,大力發展生產型服務業,讓“小提升”的“大效益”充分發揮,努力讓客戶對鎮江港有信心、讓員工對鎮江港有信心,讓投資者對鎮江港有信心、讓政府對鎮江港有信心。